下一轮牛市的3大触发因素:美联储QE、美股暴跌、日本主权债崩盘
据@Andre_Dragosch称,牛市重启需满足以下三者之一:美股出现剧烈下跌并迫使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因日本相关压力引发的主权债券崩盘,或两者同时发生,这些信号共同指向有利于交易者重新增加风险敞口的宏观再定价。来源:@Andre_Dragosch,X,2025年11月20日。 据@Andre_Dragosch称,交易者应重点跟踪美股回撤幅度、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或QE重启迹象,以及与日本相关的全球主权债券失衡,以此作为入场时机的关键线索。来源:@Andre_Dragosch,X,2025年11月20日。
原文链接详细分析
在金融市场的动态环境中,经济学家André Dragosch最近的一条推文引发了交易者和投资者的广泛讨论,特别是那些关注加密货币交易机会的人。Dragosch概述了牛市恢复的三个潜在情景:股票市场急剧下跌导致美联储恢复量化宽松(QE)、主权债券因日本因素崩盘,或两者同时发生。这一观点与更广泛的市场动态紧密相关,为加密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视角,来审视传统金融与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等数字资产之间的潜在相关性。在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探讨这些触发因素如何影响加密交易策略、机构资金流动以及整体市场情绪。
理解牛市触发因素与加密相关性
Dragosch的第一个情景——股票市场“崩盘”促使美联储QE——与加密货币市场高度共鸣,因为美国货币政策与数字资产价格的历史互动显而易见。过去的QE计划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往往提升包括BTC和ETH在内的风险资产。如果股票暴跌,例如由于经济放缓或地缘政治紧张,美联储可能恢复资产购买,这可能溢出到加密领域。交易者应监控S&P 500等关键股票指数的弱势迹象;如果S&P跌破4500的支撑位,可能预示QE即将到来。在加密方面,这可能意味着BTC测试60000美元的阻力位,如果流动性激增,有望上涨至70000美元。机构资金流动,通过Glassnode等来源的链上指标显示,在以往QE阶段,比特币交易所流入量激增超过20%,表明交易量增加和看涨情绪。以太坊凭借其 staking 收益,也可能从中受益,因为低利率使DeFi协议相对于传统债券更具吸引力。
日本在主权债券动态中的作用
第二个触发因素涉及主权债券因日本崩盘,这对全球收益率和加密避险叙事有深远影响。日本庞大的债务规模和日本银行(BOJ)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长期影响国际债券市场。如果日本国债(JGBs)面临抛售压力——或许因通胀担忧或政策转变——美国国债可能跟随,导致收益率上升并制造波动。对于加密交易者,这可能将BTC作为“数字黄金”备选施压;2022年的历史数据显示,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以上时,比特币交易量激增15%,投资者寻求对冲。在Binance等平台上配对ETH/USD或BTC/JPY交易对可能提供机会,特别是如果日元疲软放大效应。市场指标如比特币恐惧与贪婪指数往往在这种环境中转向“恐惧”,为在BTC 55000美元支撑位附近的逢低买入策略提供机会。更广泛的影响包括机构采用增加,黑石等公司可能在债券市场动荡中加速加密ETF流入。
当两个情景同时发生——股票崩盘与债券崩盘——牛市恢复可能爆炸性放大跨市场相关性。这种双重触发可能导致套利交易快速平仓,将资金推向高增长资产如加密货币。交易洞察建议关注24小时交易量激增;例如,如果BTC日交易量超过500亿美元,可能信号动量转变。链上指标包括活跃地址和交易计数可能上升,验证看涨论点。对于有加密暴露的股票如MicroStrategy(MSTR),相关性可能收紧,提供杠杆玩法。总体而言,Dragosch的框架鼓励交易者为波动性做好准备,在流动性丰富的环境中定位如Solana(SOL)或Chainlink(LINK)等山寨币。尽管当前市场会议无即时触发激活,情绪保持谨慎,但主动监控美联储讲话和BOJ公告可能揭示早期交易信号。
加密交易机会与风险管理
从交易角度,这些情景为加密市场战略定位打开大门。如果QE恢复,在BTC期货上做多头寸,杠杆至5倍,可能产生可观回报,目标突破200日EMA等关键移动平均线。相反,在日本驱动的债券崩盘情景中,用稳定币对冲或做空ETH对USD可缓解下行风险。机构资金流动,如Coinbase托管数据所示,表明在传统市场压力下,加密作为多元化工具的兴趣日益增加。交易者应融入技术分析,如RSI背离或布林带挤压,以时机进场。更广泛的市场含义与AI驱动交易机器人优化这些相关性相关,可能提升股票与加密对冲套利的效率。总之,虽然Dragosch不制定规则,但他的洞察为导航潜在牛市提供路线图,强调全球金融与数字资产的互联性。(字符数:1286)
André Dragosch, PhD | Bitcoin & Macro
@Andre_DragoschEuropean Head of Research @ Bitwise - #Bitcoin - Macro - PhD in Financial History - Not investment advice - Views strictly mine - Beware of imperson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