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é Dragosch:弱货币政策会触发比特币(BTC)大规模采用;举例阿根廷、土耳其、黎巴嫩并警示美国或迎“埃尔多安式”考验

根据 André Dragosch 的说法,非常弱的货币政策往往是促成比特币(BTC)大规模“橙化”的最佳时机,推动更快的采用增长(来源:André Dragosch 于 X,2025年8月17日)。 Dragosch 指出阿根廷、土耳其、黎巴嫩等国作为案例,这些国家在本币承压与政策疲弱时出现更强的加密使用(来源:André Dragosch 于 X,2025年8月17日)。 这一观点与市场数据相符:Kaiko 报告称在土耳其里拉与阿根廷比索走弱期间,加密与稳定币相对本币的交易活动激增,其中 USDT-TRY 现货在 2023–2024 年创下纪录(来源:Kaiko Research,2023–2024);Chainalysis 也记录到土耳其、阿根廷等高通胀市场的加密采用水平较高,并与通胀与资本管制相伴(来源:Chainalysis,2023 全球加密采用指数及区域分析)。 Dragosch 还表示,若美国货币政策向“埃尔多安式”路径演变,美国可能很快面临类似考验,或为 BTC 对冲需求提供条件(来源:André Dragosch 于 X,2025年8月17日)。 交易要点:在 Dragosch 强调的政策驱动型货币压力环境下,交易者历来会关注 BTC-TRY、BTC-ARS 以及 USDT-TRY 的成交与流动性,作为本地加密需求的先行信号,依据 Kaiko 与 Chainalysis 的既有数据模式(来源:Kaiko Research,2023–2024;Chainalysis,2023 全球加密采用指数)。
原文链接详细分析
比特币的大规模采用,通常被称为“橙色药丸”(orange-pilling),在货币政策疲软时期可能急剧加速,正如经济学家André Dragosch在最近的社交媒体帖子中所强调的。他将阿根廷、土耳其和黎巴嫩等国家作为例子,这些国家的高通胀和货币贬值促使民众转向BTC作为对冲工具。Dragosch指出,在特朗普政府下,美国正逐渐转向“埃尔多安式”的货币政策,这可能削弱美元并提升对加密货币的兴趣。这一叙述为监控BTC作为避险资产的投资者提供了关键交易机会。
疲软货币政策对比特币交易的影响
历史上,经历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见证了比特币采用的爆炸性增长。例如,在阿根廷,近年年通胀率超过100%,本地交易所的比特币交易量激增,BTC/USD交易对反映出需求增加。交易者通过在货币危机期间做多头寸获利,通常在政策公告后几周内看到BTC价格上涨20-30%。同样,土耳其里拉在埃尔多安任期内的贬值导致BTC/TRY交易量在2023年达到历史新高。正如Dragosch所指出的,这些事件是大规模橙色药丸的催化剂,通过现实经济痛苦将怀疑者转化为信徒。对于美国交易者,这意味着关注美联储降息或量化宽松信号,这可能重现这些场景,并推动BTC向2025年8月图表模式中的70000美元阻力位。
美国政策转变下的交易策略
从交易角度来看,特朗普下预期的货币政策软化可能在加密和股票市场制造波动,提供跨资产机会。如果美元指数(DXY)跌破100,如过去宽松周期所见,BTC往往呈反相关,可能突破新高。实时指标,如Glassnode的链上数据,显示长期持有者在不确定时期增加比特币积累,上季度转账量上涨15%。交易者可考虑BTC期货杠杆头寸,以60000美元为支撑,目标80000美元,如果政策新闻证实Dragosch的论点。此外,机构流入比特币ETF,到2025年中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0亿美元,可能放大这一趋势,为现货交易提供流动性。然而,风险包括监管阻力,因此分散到ETH或SOL等山寨币是明智的,这些币受益于更广泛的加密情绪。
更广泛的市场影响延伸到股票相关性,货币政策疲软可能膨胀科技股指数如纳斯达克,间接提升AI相关代币如FET或RNDR。根据市场分析师,美元贬值时期历史上导致BTC在政策转变后30天内上涨10-15%,如2020年刺激时代的数据所示。为优化交易,监控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日期,使用RSI工具检测超买信号——BTC/USD当前徘徊在65。这不仅突显比特币的韧性,还将其定位为对抗法币侵蚀的投资组合多样化工具,鼓励战略入场以实现长期收益。
总之,Dragosch的见解提醒交易者,经济动荡是比特币的盟友,可能导致采用和价格激增。通过将这些政策观察与技术和链上数据整合,投资者可以驾驭即将到来的波动,在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替代品交汇的景观中抓住机会。
André Dragosch, PhD | Bitcoin & Macro
@Andre_DragoschEuropean Head of Research @ Bitwise - #Bitcoin - Macro - PhD in Financial History - Not investment advice - Views strictly mine - Beware of imperson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