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BTC)价格分析:11万美元面临双顶风险与强劲机构资金流入的博弈,山寨币(ETH, SOL)表现不佳

根据@rovercrc的分析,2025年上半年加密市场表现出显著分化,比特币(BTC)上涨13%,而以太坊(ETH)和Solana(SOL)等主要山寨币则分别暴跌25%和17%。对于交易者而言,一个关键的技术风险是比特币在11万美元附近可能形成的看跌“双顶”形态,这可能预示着趋势反转。然而,Sygnum银行投资研究主管Katalin Tischhauser认为,除非发生黑天鹅事件,否则不太可能出现全面崩盘。她指出,现货ETF带来了超过480亿美元的“粘性”机构资本,为市场提供了韧性。Tischhauser还表示,由于机构资金流的影响力已超过矿工抛售,传统的四年减半周期可能已经“失效”。尽管LMAX集团的Joel Kruger指出7月历来是强劲的月份,但Bitfinex的分析师警告称,第三季度通常是比特币表现最弱的时期,预计价格可能会进行区间盘整。
原文链接详细分析
从表面上看,2025年上半年的加密货币市场表现似乎风平浪静。尽管围绕关税、经济衰退担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宏观经济讨论不绝于耳,但根据TradingView的数据,加密市场的总市值仅微升3%,达到3.27万亿美元。然而,深入观察会发现数字资产领域内部存在巨大的分化。比特币(BTC)凭借一己之力支撑了整个市场,录得了13%的可观涨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的其他部分纷纷崩溃。第二大资产以太坊(ETH)暴跌25%,而Solana(SOL)的价值也缩水了近17%。对于规模更小、风险更高的资产而言,情况更为惨烈,TradingView上剔除了前十大加密货币的OTHERS指数暴跌了30%。
加密市场的未来之路:谨慎与乐观并存
随着市场进入下半年,分析师们对未来的走势看法不一。市场弥漫着一种谨慎乐观的情绪,部分原因在于历史表现。LMAX Group的市场策略师Joel Kruger指出,从历史上看,7月对加密货币来说是一个强劲的月份,自2013年以来平均回报率为7.56%。他表示:“我们进入了一个传统上回报更强的时期。”Coinbase的分析师也持同样看法,他们预计下半年市场将表现积极,这得益于有利的宏观背景,包括美联储可能降息以及美国日益明朗的监管环境。然而,Bitfinex的分析师警告称,短期内市场可能表现平平。他们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第三季度历来是比特币表现最弱的时期,平均涨幅仅为6%,这表明当前在关键支撑位和阻力位之间的区间震荡行情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比特币双顶形态警示:技术面风险浮现
交易员们的一个主要担忧是比特币图表上可能形成的看跌双顶形态。截至撰写本文时,BTCUSDT的交易价格约为109,804美元,已在100,000美元的支撑位和110,000美元的阻力位之间徘徊了约50天。这种在年初高点附近的长期盘整可能预示着上升趋势的衰竭。Sygnum银行投资研究主管Katalin Tischhauser建议保持谨慎。该形态由靠近110,000美元水平的两个连续峰值和一个位于4月初75,000美元低点的谷底构成。根据经典技术分析,如果价格明确跌破75,000美元的颈线,可能会引发向27,000美元区域的严重下跌——这意味着从峰值暴跌75%。
机构资金流入:市场的新基石
尽管技术面发出了警告,但当前市场的基本结构与以往的周期有着根本性的不同。Tischhauser认为,像2022年那样由Terra崩盘和FTX内爆等“黑天鹅”事件引发的崩盘不太可能重演。当前的牛市并非由散户叙事驱动,而是由大量且持续的机构资金流入所支撑。根据Farside Investors的数据,自推出以来,现货比特币ETF已累计净流入超过480亿美元。此外,企业采用也在加速,bitcointreasuries.net的数据显示,已有141家上市公司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841,693枚BTC。Tischhauser解释说:“这些机构的配置是长期的。”这种“粘性资本”为价格提供了坚实的底部支撑,并通过吸收可用供应来改变市场动态。
减半周期是否已经失效?
看跌的双顶情景之所以获得一些关注,部分原因在于比特币历史上的四年周期,即减半后的年份通常是牛市的顶部。然而,Tischhauser断言,这个周期可能已被打破。市场主导力量已从矿工转向机构,削弱了减半的直接影响。她指出:“现在,新开采的BTC仅占日均交易量的0.05-0.1%,减半对市场供需平衡没有影响。”这表明,来自机构投资工具的持续需求对价格的影响远大于新币发行的减少,这可能使旧的周期性模式失效,从而支持一个更持久、更有弹性的牛市。
Crypto Rover
@rovercrc160K-strong crypto YouTuber and Cryptosea founder, dedicated to 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