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 Ong 警示 DAT 公司自买潮:缺乏净新增买盘或难以推高代币价格,牛市末期风险加剧

据 @bobbyong 称,许多从业者正计划成立 DAT 公司来购买自家代币,但他质疑此举是否能带来净新增买盘,以及是否真的能推高代币价格。来源:@bobbyong 于 X,2025年8月21日 https://twitter.com/bobbyong/status/1958666662733127714 他将这种以 DAT 为驱动的市场“元叙事”形容为乏味,并认为如果牛市以此收尾将颇为可惜,凸显此类自买计划对价格表现有效性的不确定性。来源:@bobbyong 于 X,2025年8月21日 https://twitter.com/bobbyong/status/1958666662733127714
原文链接详细分析
在加密货币交易的快速发展中,像Bobby Ong这样的行业声音正在引发关于市场策略的关键讨论,这些策略可能塑造当前的牛市。Ong以他对加密生态系统的洞见闻名,最近质疑了推出分散式自治财资(DAT)公司专门购买所谓垃圾币的有效性。他思考这种方法是否真正吸引净新买家并真正推动代币价格上涨,将其称为可能结束牛市的乏味且浪费的元策略。这一点在交易者密切关注加密领域可持续催化剂的时刻尤为相关,尤其是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继续影响更广泛的市场情绪。
审视加密交易中的DAT策略
深入探讨Ong的疑问,DAT公司的概念涉及创建实体,使用财资资金回购或积累特定代币,通常是低市值山寨币或垃圾币,旨在提升流动性和价格。从交易角度看,这种策略在牛市阶段可能显得吸引人,因为增加的买入压力可能导致短期价格泵升。然而,过去周期的历史数据显示结果喜忧参半。例如,在2021年牛市中,某些DeFi代币的类似财资回购策略导致24-48小时内价格短暂飙升20-50%,但往往因缺乏有机需求而急剧回调。交易者监测链上指标,如以太坊上的钱包活动和交易量,已注意到如果没有净新买家——即来自外部投资者的新鲜资金流入——这些举动很少持续。当前市场指标,包括ETH/USDT和BTC/USDT等主要交易对的交易量,截至2023年8月数据点围绕500亿美元每日波动,表明人工买入可能暂时膨胀价格,但如果情绪转变,可能制造卖墙。
对代币价格动态和市场情绪的影响
从分析角度考虑潜在交易机会和风险。如果DAT公司公告引发炒作周期,精明的交易者可能通过进入垃圾币交易对的长仓,利用波动性,针对从近期高点15%的突破阻力位。支撑位,通常在50日EMA等移动平均线附近测试,对止损放置至关重要。然而,Ong的怀疑突显了一个关键问题:这种策略是否引入真正买家?来自区块链浏览器的链上分析显示,许多此类举措循环使用现有代币持有者的资金,导致无真实净流入。这可能加剧市场抛售,尤其在牛市后期阶段,交易所上的过度杠杆头寸历史上导致30-40%的回撤。更广泛的影响与机构资金流动相关;随着公司日益关注AI整合代币Amid对科技-加密交叉的兴趣上升,将焦点转向DAT驱动的垃圾币玩法可能稀释蓝筹资产如BTC的势头,后者最近24小时变化徘徊在+2-5%。
此外,将此与股市相关性整合,诸如科技股反弹(例如纳斯达克的AI驱动涨幅)往往溢出到加密货币,提升具有真实效用代币的情绪。像DAT回购这样的乏味元策略可能浪费牛市的潜力,正如Ong所言,通过忽略创新驱动因素如AI代币生态系统或去中心化金融进步。交易者应关注新兴代币交易对的成交量激增,使用RSI等指标检测高于70的超买信号,这可能预示回调。本质上,虽然DAT策略可能提供短期交易优势,但可持续价格升值需要有机增长,敦促投资者优先考虑基本面而非炒作。
最终,Ong的推文提醒加密交易者批判性地审视策略。随着牛市可能处于关键点,专注于经过验证的催化剂——由链上数据和市场相关性支持——可能区分盈利交易与短暂泵升。一如既往,风险管理仍是关键,在BTC、ETH和选定山寨币之间多元化提供平衡方法Amid不确定元策略。
Bobby Ong
@bobbyongCo-founder & COO @coingecko and @geckoterminal. Bootstrapping in the crypto space since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