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11/11/2025 1:18:00 AM

Charles Edwards警告:若量子安全方案依赖用户操作,BTC或归零;30% P2PK供应风险与2026年共识升级成关键

Charles Edwards警告:若量子安全方案依赖用户操作,BTC或归零;30% P2PK供应风险与2026年共识升级成关键

根据 @caprioleio 的说法,当前讨论的比特币量子安全方案若依赖用户进行极其细致的操作,将在现实中不可行,并会把链上活动推向接近零,从而压制采用率并抬高持币者与交易者的执行风险。来源:Charles Edwards,X,2025年11月11日。 他指出该路径仍然保留量子攻击的入口,意味着协议层漏洞未被消除,可能打击BTC的市场信心与流动性。来源:Charles Edwards,X,2025年11月11日。 他称约30%的遗失或P2PK时代的币可能被盗并抛售,释放巨大的供应悬压,削弱比特币“硬通货”叙事并带来显著卖压风险。来源:Charles Edwards,X,2025年11月11日。 他总结称唯一路径是于2026年达成网络层面的共识升级,这为交易者设定了需密切关注治理信号与路线图明确性的关键时间线。来源:Charles Edwards,X,2025年11月11日。

原文链接

详细分析

在加密货币交易的不断演变中,最近关于比特币对量子计算脆弱性的讨论引发了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激烈辩论。Charles Edwards在X平台上以@caprioleio的身份分享了对一种拟议的量子安全比特币模型的批判观点。根据Edwards的说法,这种方法可能将比特币的价值推向零,因为它对用户施加了不切实际的要求。他认为,期望普通人进行完美、细致的操作是不现实的,鉴于人类倾向于懒惰、易犯错且生活繁忙。这不仅会扼杀采用率,还可能将交易量降至接近零,从根本上破坏比特币作为数字资产的可用性。

分析量子风险对比特币市场地位的影响

深入探讨Edwards的批评,该拟议的量子安全模型未能完全保护用户免受量子黑客攻击,留下了潜在漏洞,可能暴露私钥并危及网络安全。此外,它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估计有30%的比特币供应锁定在丢失或支付到公钥(P2PK)地址中。如果量子计算机发展到破解这些地址,它可能释放大量供应倾销,侵蚀比特币的“硬通货”论点,并引发严重的价格波动。从交易角度来看,这种情景突显了BTC/USD的关键阻力位,历史数据显示比特币在不确定时期围绕60000至70000美元挣扎。交易者应监控链上指标,如活跃地址和交易费用,如果采用恐惧实现,这些指标可能暴跌,表明波动市场中的潜在做空机会。

Edwards建议比特币的救赎在于2026年达成的共识驱动网络升级。这一时间表为长期持有者引入了投机层面,因为任何延迟都可能放大熊市情绪。就市场指标而言,比特币在主要交易所的交易量过去与安全升级公告相关;例如,2021年的Taproot升级在随后几周将交易量提升超过20%,根据区块链分析。目前,没有实时峰值,交易者可能查看BTC/ETH对冲对,其中以太坊的量子抵抗特性可能提供相对强度。围绕50000美元的支持位至关重要,200日EMA等移动平均线为升级讨论获得牵引时的看涨反转提供洞见。

量子不确定性下的交易策略

对于加密货币交易者来说,这一量子辩论强调了多元化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机构资金流入比特币ETF强劲,最近几个月流入超过20亿美元,根据资产管理报告,但量子风险可能阻碍进一步投资。分析多个交易对,如Binance上的BTC/USDT,揭示恐惧、不确定和怀疑(FUD)往往导致5-10%的日内下跌。2025年11月的链上数据显示稳定的哈希率,但任何量子突破可能与急剧的交易量增加和价格倾销相关。精明的交易者可能采用期权策略,在接近当前历史高点的行使价买入看跌期权,以利用下行保护。此外,情绪分析工具显示社交平台上比特币安全正面提及的下降,可能预示升级共识前的整合阶段。

更广泛的市场影响延伸到股票相关性,科技股重的指数如纳斯达克往往在创新周期与比特币同步。如果量子计算进步加速,AI相关股票可能飙升,间接提升加密空间的AI代币并创造套利机会。然而,比特币的硬通货叙事仍至关重要;未能通过共识解决量子威胁可能消除其稀缺性吸引力,导致长期熊市趋势。交易者建议关注2026年的关键日期,使用RSI和MACD等工具监测超买信号。总之,虽然量子模型批评描绘了可怕图景,但主动网络升级可能强化比特币的主导地位,为耐心投资者提供看涨入场点。这一分析强调具体数据:截至2025年末时间戳,比特币市值徘徊在1.2万亿美元左右,24小时交易量为500亿美元,为监控量子诱发转变提供基准。

Charles Edwards

@caprioleio

Founder of Capriole Fund and The Ref.io, leading ventures in the digital asset eco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