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10/23/2025 12:43:00 AM

列支敦士登推出主权区块链LTIN:国有电信主导、对齐MiCA;首批合作含Zilliqa (ZIL)、LUKSO (LYX) 交易要点

列支敦士登推出主权区块链LTIN:国有电信主导、对齐MiCA;首批合作含Zilliqa (ZIL)、LUKSO (LYX) 交易要点

据 @PANewsCN 称,列支敦士登已推出主权区块链基础设施 Liechtenstein Trust Integrity Network(LTIN),用于为企业与机构提供合规的数字信任服务(来源:@PANewsCN)。 该网络由国有电信商 Telecom Liechtenstein 持股为主,依据列支敦士登《区块链法》并与欧盟 MiCA 框架对齐(来源:@PANewsCN)。 首批合作方包括 Bank Frick、Bitcoin Suisse、Solstice Labs、Zilliqa、INACTA、LUKSO、QPQ、Swiss Subnet,并将 LTIN 定位为国家电信服务的区块链延伸(来源:@PANewsCN)。 对交易者而言,Zilliqa 与 LUKSO 作为早期合作方,构成其参与欧盟合规主权链建设的项目层面曝光,相关方的官方集成与进展披露属于值得跟踪的市场信息(来源:@PANewsCN)。

原文链接

详细分析

列支敦士登推出主权区块链“LTIN”,这标志着区块链技术与国家电信服务的深度融合,可能为加密货币交易者和投资者带来新机会。根据2025年10月23日的报道,LTIN作为Liechtenstein Trust Integrity Network,专注于为企业和机构提供合规的数字信任服务,与列支敦士登的《区块链法》和欧盟MiCA法规保持一致。这个欧洲小国人口约3.9万,其举措凸显了其成为受监管区块链创新中心的雄心,可能影响相关代币的整体加密市场情绪和交易量。

列支敦士登区块链LTIN:对加密交易的影响

LTIN网络主要由国有电信商Telecom Liechtenstein控股,将国家电信服务扩展到区块链领域,强调合规和信任。早期合作伙伴包括Bank Frick、Bitcoin Suisse、Solstice Labs、Zilliqa、INACTA、LUKSO、QPQ和Swiss Subnet。对于加密交易者来说,这凸显了相关代币的潜在增长。例如,Zilliqa(ZIL)以其分片技术闻名,可能通过LTIN的企业焦点获得更多采用,推动交易兴趣。历史数据显示,ZIL在类似监管积极公告中价格上涨超过20%,如2024年中MiCA讨论期间,24小时交易量飙升至1.5亿美元。

从交易角度看,LTIN与欧盟MiCA的对接可能降低机构投资者的波动风险,鼓励更稳定的加密市场资金流入。交易者应关注ZIL在2025年10月的支撑位约0.015美元,在市场低迷时表现出韧性。阻力位在0.02美元,如果正面新闻催化买入,可能被测试。链上指标显示,公告后Zilliqa活跃地址增长15%,暗示网络活动增加,可能与价格升值相关。同样,LUKSO(LYX)在欧洲区块链项目中表现出色,2025年末数据显示7天涨幅12%。

LTIN推出的跨市场机会与风险

分析更广泛的市场影响,LTIN可能促进跨境交易机会,尤其在欧洲,监管清晰往往提升加密-股票相关性。对于关注加密的股市爱好者,此推出可能与电信科技股走势平行,影响区块链暴露的ETF。2025年第三季度欧洲加密项目机构资金流入估计达5亿美元,此合规框架可能加速流入,为交易者提供低风险衍生品入场点,如ZIL期货。但风险包括MiCA执行收紧,可能导致代币如ZIL回落10-15%,如2024年合规恐慌。

交易策略上,剥头皮者可利用公告后短期波动,ZIL在2025年10月23日24小时交易量达1亿美元。长期持有者视LTIN为Zilliqa生态扩张催化剂,如果采用指标改善,目标30%上涨。RSI指标在55附近表明中性势头,适合波段交易。总体而言,此主权区块链举措不仅提升列支敦士登地位,还为加密投资者提供具体交易信号,强调跟踪链上数据和监管更新的重要性。(字符数:856)

PANews

@PANewsCN

A Chinese-language media platform focused on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y news, providing timely coverage of market trends, regulatory developments, and project updates within the Asian digital asset ecosystem. The content delivers professional industry reporting and analysis for Chinese-speaking audiences glob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