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10/27/2025 9:32:00 AM

央行重申中国加密打击与稳定币谨慎态度:2017政策仍有效,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发声

央行重申中国加密打击与稳定币谨慎态度:2017政策仍有效,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发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表示,央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经营与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来源:2025年10月27日金融街论坛年会,央行潘功胜讲话。其称市场机构发行的加密资产尤其是稳定币不断涌现但仍处早期,国际金融组织与各国央行总体持审慎态度,来源:2025年10月27日央行潘功胜讲话。潘功胜强调,自2017年以来为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出台的多项政策文件目前仍然有效,来源:2025年10月27日央行潘功胜讲话。下一步央行将密切跟踪并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发展,来源:2025年10月27日央行潘功胜讲话。对交易者而言,这意味着面向内地的法币出入金、OTC与稳定币使用将持续面临监管压力,需要在合规与流动性安排中加以考量,来源:2025年10月27日央行潘功胜讲话。

原文链接

详细分析

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于2025年10月27日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后,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迎来重要信号。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联合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以维护经济金融秩序。近年来,市场机构发行的虚拟货币尤其是稳定币不断涌现,但整体仍处于发展早期。国际金融组织和中央银行对稳定币的发展普遍持审慎态度。自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目前仍有效。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密切跟踪并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据个别金融分析师报道。

比特币和主要加密交易对的影响

这一监管重申可能对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等主要加密货币施加下行压力,尤其是在涉及人民币或亚洲市场的交易对中。历史上,中国当局的类似声明往往引发短期波动,BTC在24小时内可能下跌5-10%。例如,潘功胜提到的2017年政策发布后,比特币价格从约4000美元跌至3000美元以下。交易者应关注BTC/USD的关键支撑位60,000美元和阻力位70,000美元,突破可能预示市场情绪变化。链上指标如亚洲交易所交易量减少,可能表明资金外流,为BTC/USDT对的空头头寸提供机会。以太坊与BTC高度相关,ETH/USD支撑位2,500美元可能面临考验。

稳定币审查与市场机会

潘功胜强调人民银行将密切跟踪境外稳定币,这显示出警惕但非敌对的态度。USDT和USDC等稳定币采用率激增,全球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但中国的谨慎可能限制其在国内金融系统的整合。这创造出有趣的交易动态:虽然中国直接暴露受限,但国际交易者可利用监管与非监管市场间的套利机会。例如,如果亚洲场外交易(OTC)中稳定币溢价上升,投资者可考虑做多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相关的山寨币。市场指标如比特币主导指数超过55%可能表明避险情绪,建议分散投资于黄金支持代币或与加密情绪相关的科技股指数。

从更广角度看,这一消息与股市趋势交织,机构资金流入加密相关股票可能受影响。纳斯达克上市的区块链技术公司可能出现与加密波动相似的波动,如持有大量BTC的MicroStrategy。跨市场交易机会浮现:如果中国打击抑制加密热情,可能推高标普500期货的避险资产成交量。相反,人民银行的积极澄清可能引发反弹,ETH/BTC对提供动量交易杠杆。投资者应关注比特币ETF的机构流入,这些ETF到2025年10月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0亿美元,可抵消监管压力。总体而言,短期前景偏向看跌,但长期持有者可能视此为买入机会,尤其在全球采用持续的情况下。

监管风向下的战略交易洞见

为应对这一局面,交易者应结合技术分析和基本面新闻跟踪。BTC的相对强弱指数(RSI)在2025年10月27日徘徊在45左右,表明潜在超卖状况适合反弹。成交量分析显示,BTC/USDT等主要对的24小时交易量最近超过300亿美元,但公告后下降可能表明兴趣减弱。对于山寨币,Solana(SOL)或Chainlink(LINK)等在非中国市场的实用性强的代币可能表现优异,SOL/USD阻力位180美元提供突破潜力。自2017年起有效的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提醒我们加密市场的持续监管风险,但也突显了不易受单一国家打击的去中心化生态机会。总之,这一发展强化了风险管理需求,在关键水平设置止损订单,并专注于加密与传统股票的多元化投资组合以实现平衡暴露。

PANews

@PANewsCN

A Chinese-language media platform focused on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y news, providing timely coverage of market trends, regulatory developments, and project updates within the Asian digital asset ecosystem. The content delivers professional industry reporting and analysis for Chinese-speaking audiences glob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