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威胁:Q日(Q-Day)会在2025年前导致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崩盘吗?市场分析与监管动态

根据@AltcoinGordon的分析,加密货币市场正面临来自量子计算的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即“Q日”(Q-Day),这可能使当前的区块链加密技术过时。IBM Quantum的Jay Gambetta等专家警告称,恶意行为者已在进行“先收集,后解密”的攻击,储存加密数据以便未来用量子计算机破解。这一风险已获得主流机构的承认,贝莱德(BlackRock)已将量子计算列为其比特币ETF文件中的一项关键风险。研究人员估计,400万枚比特币(BTC),即可用供应量的25%,处于危险之中。以太坊(ETH)也同样面临风险,促使其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提出了紧急硬分叉解决方案。Quantum Defen5e的Tilo Kunz等一些专家认为,Q日最早可能在2025年到来。作为应对,像Quranium QSafe钱包这样采用后量子密码学的解决方案正在出现。这一威胁笼罩着一个本已动荡的市场,近期BTC和ETH价格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下跌。然而,Hex Trust的Charmaine Tam指出,ETH近期超越BTC的表现可能是更广泛的山寨币反弹的领先指标。与此同时,全球监管压力正在增加,例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收紧了对离岸加密公司的规定,此举很可能受到了像三箭资本和Terraform Labs这样在新加坡注册的实体倒闭事件的影响。
原文链接详细分析
加密货币市场正面临着一个超越日常价格波动的、无声但关乎存亡的威胁:量子计算的黎明。这并非遥远的理论事件,而是被称为“Q-Day”的时刻——当一台量子计算机变得足够强大,足以粉碎保护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钱包乃至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加密标准。虽然当今的超级计算机需要亿万年才能破解现代加密技术,但一台功能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可能在数小时内就攻破安全系统。情况的紧迫性显而易见,因为恶意行为者已经在进行“先采集,后解密”(HNDL)的攻击。他们正在窃取并存储海量的加密数据,寄希望于未来的量子能力来解锁这一切。
对加密货币根基的迫在眉睫的威胁
这一危险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在2025年5月,已明确将量子计算作为其比特币ETF申请文件中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该文件警告说,量子技术的进步可能从根本上“破坏”支撑数字资产的加密算法的“可行性”。这并非危言耸听。研究人员估计,大约有400万枚BTC(约占可用供应量的25%)存放在易受量子攻击的地址中,因为它们使用了较旧、安全性较低的公钥格式。比特币、以太坊和绝大多数区块链都依赖于椭圆曲线密码学(ECC),而量子计算机尤其擅长破解这种体系。正如IBM量子副总裁Jay Gambetta所言:“量子威胁不是将要到来——它已经在这里了。一些国家实体今天就在采集加密数据,赌明天就能解密。”
向量子抵抗迁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行业正逐渐意识到这一现实。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已经概述了在威胁迫近时,将网络过渡到量子抵抗状态的潜在紧急硬分叉方案。然而,这样的举动将是巨大的。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预测,将比特币升级到后量子系统可能需要75天的网络停机时间,这对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资产来说是灾难性的。为此,一些项目应运而生,以正面应对这一漏洞。量子安全的第一层区块链项目Quranium最近推出了其QSafe钱包,该钱包采用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选定的后量子加密算法,如SLHDSA和ML-KEM。根据路透社2023年12月的一份报告,网络安全公司Quantum Defen5e的Tilo Kunz警告官员,Q-Day最早可能在2025年到来,这使得立即向后量子标准迁移成为整个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关键优先事项。
亚洲市场因地缘政治冲击而动荡
在量子威胁潜伏的同时,当前的地缘政治事件正在决定市场的短期走向。周五亚洲交易日开始时,在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的报道后,加密市场出现了显著下滑。这一避险事件导致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暴跌,交易者纷纷涌向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黄金价格因此飙升。日本的日经225指数下跌超过1.2%,反映了迅速蔓延至数字资产的更广泛市场焦虑。这种波动突显了加密市场与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事件日益增强的相关性,迫使交易者在长期技术风险与眼前的现实世界冲突之间取得平衡。尽管近期有所下跌,但以太坊在过去一个季度表现出显著的强势,跑赢了比特币。Hex Trust的场外交易主管Charmaine Tam表示,ETH的反弹意义重大,因为它通常是资本流入更广泛的山寨币市场的领先指标。
Gordon
@AltcoinGordonFrom $0 to Crypto multi millionaire in 3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