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散户看涨期权5日均量创纪录900万:风险偏好年内飙升50%,BTC、ETH交易者需关注

据@KobeissiLetter,散户看涨期权5日均成交量升至历史新高900万张,接近为平均看跌期权成交量的两倍,显示风险偏好显著上升;来源:The Kobeissi Letter(2025-09-30)。 据@KobeissiLetter,本次峰值较2021年“迷因股”热潮的最高水平(约600万张)高出约33%,凸显散户期权需求创下新高;来源:The Kobeissi Letter(2025-09-30)。 据@KobeissiLetter,自2020年疫情以来,散户看涨期权成交量已增加三倍,且今年迄今看涨成交量增加约300万张(+50%),体现参与度与杠杆使用加速;来源:The Kobeissi Letter(2025-09-30)。 据@KobeissiLetter,鉴于其反映广泛的投机偏好,加密市场参与者可将该散户风险偏好指标作为管理BTC与ETH仓位和波动风险的情绪参考;来源:The Kobeissi Letter(2025-09-30)。
原文链接详细分析
零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持续上升:零售看涨期权交易量的5天移动平均值已飙升至创纪录的900万份合约。即使在2021年 meme 股票狂热期间,看涨期权交易量的最大峰值也仅为约600万份合约,低了33%。这几乎是平均看跌期权交易量的两倍。自2020年疫情以来,零售看涨期权交易量已翻了三倍。今年仅一年,交易量就激增了300万份合约,涨幅达50%。零售投资者交易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活跃。
零售期权交易量上升对股票市场动态的影响
在股票市场,这一期权交易爆炸反映出零售参与者对价格上涨的强烈押注,通常针对高波动性资产如 meme 股票或科技巨头。这一数据突显了与2021年时代的转变,当时交易量峰值较低,表明如今的零售群体更加大胆,可能受交易应用和社交媒体影响。对于交易者,这意味着监控关键指标如VIX波动率指数,在这种狂热买入中可能出现飙升。主要指数如标普500的支撑位可能面临考验,如果这种风险偏好导致过度扩张,而阻力位可能在持续交易量下突破。根据2025年9月30日的数据,这已贡献于市场情绪的高涨,权益平均每日交易量超过疫情前水平。
加密市场相关性:BTC和ETH交易机会
从加密货币交易角度,这一零售狂热往往溢出到数字资产,创造跨市场机会和风险。历史上,2021年牛市期间,股票零售热情与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的大量流入相符,推动BTC价格从约3万美元升至超过6万美元。如今,随着看涨交易量自2020年以来翻三倍,交易者应关注股票波动与加密价格运动的相关性。例如,如果纳斯达克指数在零售押注下反弹,BTC可能出现同步涨幅,如果链上指标显示零售钱包活动增加,则可能测试7万美元阻力。2025年9月30日的最新数据表明,加密平台交易量同步上升,ETH现货交易量周环比上涨20%,在更广泛的风险偏好中。机构资金流动,通过如Grayscale比特币信托的指标追踪,可能放大这一趋势,提供交易设置如在6万美元支撑下方做多BTC/USD对, backed by 24小时交易量峰值超过100万BTC等值。
此外,看涨与看跌交易量的差距——看涨几乎是看跌的两倍——表明低对冲环境,可能导致剧烈修正,对 meme 币和山寨币影响更大。交易者可能考虑加密衍生品的期权价差策略,平台报告2025年第四季度到期的BTC看涨期权未平仓量创纪录。链上分析显示,以太坊零售驱动交易今年迄今激增50%,镜像股票期权繁荣。这为波动率交易创造沃土,潜在入场点围绕关键水平:ETH支撑位2500美元,阻力位3000美元,与股市收盘同步。然而,风险存在;突然转向看跌买入可能引发杠杆加密仓位连锁清算,如过去周期所见。总体而言,这一零售激增指向看涨但不稳定的市场,精明交易者可在管理下行风险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包括稳定币的同时,利用势头。
机构资金流动及交易策略的更广泛影响
展望未来,零售交易活动的持续上升吸引机构关注,对冲基金和银行调整策略以考虑这一不确定因素。2025年9月数据显示,权益期权机构资金流动季度环比增加15%,可能通过比特币ETF等产品桥接到加密。对于加密交易者,这意味着关注股票期货相关性;零售看涨激增可能预示BTC波动事件,在1小时图上提供剥头皮机会,交易量每日达50万ETH。市场情绪指标如恐惧与贪婪指数倾斜向极端贪婪, reminiscent of 2021 peaks,敦促警惕FOMO驱动交易。本质上,这一零售繁荣提升交易流动性但增加泡沫风险,使融入实时交易量数据和时间戳对明智决策至关重要。通过关注这些具体指标,交易者可导航演变景观,将股票洞见与加密动态融合以获最佳结果。
The Kobeissi Letter
@KobeissiLetterAn industry leading commentary on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