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监管机构在稳定币增长中重新评估加密银行规则
realtime news Nov 01, 2025 13:03
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发展,国际监管机构正在重新审视加密银行法规,重点关注稳定币和资本要求。
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监管机构正在重新审视治理加密资产的银行规则,尤其是对稳定币的关注。据CryptoNews报道,这一审查是在主要经济体和行业团体要求改革计划于2026年生效的严格资本要求的压力下进行的。
了解巴塞尔目前的框架
被公认为全球银行标准权威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正在考虑修改其2022年的框架。该框架为加密持有量施加了一些最严格的资本规则,要求银行对未支持的加密资产(如比特币(BTC))分配1250%的风险权重。这些措施旨在保护银行免受潜在损失,但却令许多机构望而却步,从而不愿参与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服务。
稳定币是与美元等资产挂钩的数字代币,其快速增长使其成为监管辩论的中心。尽管具有稳定性,但目前的巴塞尔规则将稳定币与波动性加密货币同样视作高资本要求的对象,导致要求修订的呼声高涨。
对监管修订的呼吁
美国正带头推动更新,认为最初的巴塞尔标准在当前动态的加密市场中已经过时。美国有才法案(GENIUS Act)就是鼓励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的新监管框架之一。然而,监管不一致依然存在,如泰达币(USDT)和Circle的USDC等无需许可的稳定币面临与更波动的数字货币相同的资本负担。
在欧洲,监管者正将巴塞尔标准纳入其自身的框架中,过渡性规则允许在开发更永久的解决方案的同时进行有限的数字资产参与。欧洲中央银行支持首先实施现有规则,而美国和其他地区则在这些标准成为强制性之前寻求修订。
全球分歧与未来展望
虽然巴塞尔委员会的指导方针并非强制性,但成员司法管辖区通常会采用它们。然而,时间表各不相同,新加坡延迟实施以确保全球一致性,而香港计划在2026年为已获许可的稳定币引入较轻的要求。
随着行业团体敦促巴塞尔委员会减轻银行的资本负担,有关加密银行规则的辩论日益激烈。这些讨论至关重要,因为稳定币可能对全球金融产生重大影响,有些报告预测到2028年,将从传统银行业向稳定币转移的潜在金额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
随着监管机构和行业利益相关者继续谈判,这些规则的演变很可能会塑造银行部门数字资产服务的未来格局。
Image source: Shutterstock